〈實用扎法〉為《無隱錄》中專論扎槍練法的文章,文中除述明扎槍的練法,須由疏至緊,更且及於遊塲之用,可謂完整而實用,是一篇難得的好文章,頗值得練大槍的同好們參考。
本文以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書《無隱錄》手寫舊鈔本(以下簡稱原抄本)進行點校,並將原抄本之圖檔一併上傳,提供有興趣的同道參看比對。
個人槍法修為有限,也非文學專業,文章中如有謬誤之處,還請網友們不吝指正,謝謝!
許金印2015/07/12
實用扎法(無隱錄校註)
單(1)殺手,青龍獻(2)爪之扎法也。將發,後踵著(3)力一踹,奮十二分力,發十二分滿,後手透出前手外,自踵至槍尖為一條,其體直,故出槍長而重。手熟則速,一人發槍,多於(4)三、四人,長矣,重矣,速矣。
而後練緊,離彼槍半寸而入,則疏(5)而易革;須自彼槍下扎之,既緊乃貴,準如射之能中錢孔。刺虎貴準,以中其目,藝如此,戰陣之用極矣。
入遊塲之用,却又須留性,非衛(6)社稷立功名,而動輒血流肢折,何其不蘊藉(7)之甚也。能留乃有名士丰韻(8),刃注其喉而無所傷,賈堅射牛(9)能不中之中之謂也。真留非數(10)年之功不可,假留則拋梭槍(11)也。
初學槍,只三發即止,扎必盡力,少歇更扎如跌者。却好盡力,故漸增之至五十扎止,多則手滑無實用。每扎用索穿錢(12)、無影槍(13)、豁裏透(14)三法行之入妙。一日五百扎,百日五萬扎,小成矣。
(1) 按原抄本作「单」。「单」乃「單」的簡體字,原抄本慣用「单」,此字今人罕用,為使讀者便於閱讀,一律改為「單」。
(2) 按原抄本作「献」。「献」乃「獻」的簡體字,原抄本慣用「献」,此字今人罕用,為使讀者便於閱讀,一律改為「獻」。
(3) 按原抄本作「着」。「着」,同「著」字,原抄本「着」與「著」兩字混用,為使前後文一致,一律改為「著」。
(4) 按原抄本作「于」。「于」,通「於」字,原抄本「于」與「扵」兩字混用,為使前後文一致,一律改為「於」。
(5) 按原抄本作「踈」。「踈」乃「疏」的異體字,原抄本慣用「踈」,此字今人罕用,為使讀者便於閱讀,一律改為「疏」。
(6) 按原抄本作「衞」。「衞」乃「衛」之異體字,原抄本慣用「衞」,此字今人罕用,為使讀者便於閱讀,一律改為「衛」。
(7) 「蘊藉」,含蓄不外露。
(8) 按原抄本作「韵」。「韵」乃「韻」的異體字,此字今人罕用,為使讀者便於閱讀,故改為「韻」。「丰韻」,美好的風度和姿態。
(9) 賈堅(?-358年),字世固,晉十六國時期勃海郡人,先仕後趙為殿中督,後仕前燕,因箭術精湛而聞名。後為東晉俘虜,寧死不降,為前燕盡忠。《三十國春秋輯本.范亨燕書.賈堅傳》:「賈堅,字世固,彎弓三石餘。烈祖以堅善射,故親試之。乃取一牛置百步上,召堅使射,曰:『能中之乎?』堅曰:『少壯之時,能令不中;今已老年,正可中之。』恪大笑。射發一矢,拂脊,再發一矢,摩腹,皆附膚落毛,上下如一。恪曰:『復能中乎?』堅曰:『所貴者以不中為奇,中之何難?』一發中之。堅時年六十餘矣,觀者咸服其妙。」「恪」,為慕容恪,字玄恭,十六國時期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四子,景昭帝慕容儁之弟。慕容恪在前燕屢立軍功,終官至太宰,為前燕的政治家、軍事家、宗室。
(10)按原抄本作「数」。「数」乃「數」的異體字,原抄本慣用「数」,此字今人罕用,為使讀者便於閱讀,一律改為「數」。
(11)參見《馬家槍二十四勢.闖鴻門勢》,又《手臂錄校註.中卷上.行著.拋梭鎗》:「身脚進而手中鎗鬆退,恐其老也。兼比試時困人不傷人,扎中有留,為真留,此假留耳。真留非百倍其功者不能,故須此假留應用。」
(12)《遊塲扎法.兩節索穿錢》:「能管前後手者也,於斷貫索後用之,可破雙殺手。」,又《手臂錄校註.中卷上.戳法.索穿錢》:「中四平勢一扎,管著前手、心窩、後手三處。至惡,非蹲砑不開。」
(13)《遊塲扎法.無影槍》:「於我槍下進來,扎其前手,至惡者也,真如名『子午槍』。」,又《手臂錄校註.中卷上.戳法.無影扎》:「彼鎗圈裏貼扎來,於虎口前三、四寸方露影。最惡,須蹲下封之方開。」
(14)《遊塲扎法.豁裏透》:「中平勢開前門,彼槍於我槍下竟進,可傷我之前手腕之左邊。」,又《手臂錄校註.中卷上.戳法.豁裏透》:「低低貼杆,自虎口左直進,我不須轉陰陽,兩手按下,蹲坐即開。中平開前門,只虎口左有一小隙,人每不防。」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