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一年來,整理《無隱錄》的相關資料,並進行點效註解,但對於〈舞槍勢說〉一文中所提到的「王衛尉」卻一直無法找到相關典故,不知有哪一位網友可以幫忙找到相關資料,並提供給我參考,不勝感激。
此段文章原文如下,個人已為其查找一些資料並註解如下,註解中所稱之原抄本為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清代手寫舊抄本,孫本為《增訂手臂錄》(孫國中增訂點校,1988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。),馬本為《中國古典武學秘笈錄.下卷.無隱錄》(馬力編,2005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。),逸文本為《器王正眼無隱錄》(2010年逸文武術文化有限公司出版。)
「余不知真如槍舞云1,而敬巖曾於婁2之海寧寺,一見其舞。又於斗3室中,以短棖4作三、四轉身。六十老翁,白鬚如帚,頳5面長身,平日有戚施6之誚7,及乎作舞,竊疑衛叔寶8、王衛尉無此俊美也。」
註解:
1.按原抄本、馬本、逸文本作「云」,孫本作「雲」。「云」,語尾助詞,無義。
2.「婁」,「婁江」也,「太倉」之古稱,今江蘇省太倉市。
3.按原抄本、馬本、逸文本作「斗」,孫本作「鬥」。「斗室」,狹小的房間。
4.按原抄本、逸文本作「棖」,孫本、馬本作「杖」。「棖」,音成,豎立在門兩旁的長木柱。
5.按原抄本、逸文本作「頳」,孫本作「赬」,馬本作「赤」。「頳」,音撐,同「赬」字,紅色。
6.「戚施」,蟾蜍的別名。以蟾蜍四足據地,無頸,不能仰視,故比喻為患醜疾,背曲而不能仰之人。
7.「誚」,音竅,責備、責怪。此處應解作「譏誚」,風言冷語地譏嘲。
8.衛玠(286年-312年),字叔寶,小名虎,東晉名士,容貌俊美,風采極佳,擅長談玄,然體弱多病,早夭。曾任太子洗馬,故稱衛洗馬。《晉書.卷三十六列傳第六·衛玠》:「京師人士聞其姿容,觀者如堵。玠勞疾遂甚,永嘉六年卒,時年二十七,時人謂玠被看殺。」
個人查找的資料主要是透過網路搜尋及翻查古書,由原文判斷,「王衛尉」應與「衛叔寶」同為古代之美男子,故由以下兩大方向著手:
一、中國古代美男子:如中國古代的「四大」、「五大」、「十大」美男子。
二、記載「衛玠(叔寶)」的相關古書如《晉書》與《世說新語》。
但均未找到姓王,而名字或字號或官職為「衛尉」之人,當然也有可能是傳抄錯誤,或者原著就有問題,只是到目前為止也尚未找到適當的資料。
留言列表